警惕极端状态下的新理论
字体:小 中 大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大咖盛宴与你共享!马上加入
在几乎所有的资本市场,都有一种现象反复出现。每当估值和价格达到一种前所未见的极端状态时,总会有新的长篇大论、旁征博引的理论出现,来解释这种史无前例的估值和价格是合理的。这些理论通常十分复杂,普通投资者一般很难看懂。但是,它们却能“恰如其分”地解释极端状态下的价格状态,虽然仔细推敲起来,往往缺乏足够细致的考证和足够广博的类比。
可惜,如果你把时间倒推到异常估值和价格出现的时点以前,这些理论中的大多数并不存在:价值重估大牛市理论是在2005年出现的吗?房地产稀缺可能导致价格上涨理论是在2000年出现的吗?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收益率暴涨理论是在2012年出现的吗?实际上,是价格导致了理论的出现,而不是理论预测了价格的出现。
但是,正如每一笔卖出的交易必然有人买入,买卖的力量永远是相等的。在这些新理论的对立面,也总有一群投资者持有相反的理论,并在价格走向极端时逆向操作。不过,这些投资者的理论相对比较简单,多半是估值实在太低了或太高了,没有足够波动的基本面能解释当前的市场现象,诸如此类。
在当前的国内资本市场,三种资产价格同时达到了极端的状态:股票、房地产和债券。这里就让我们看看,解释这三类资产的最新理论,面临哪些逻辑挑战。
现在,蓝筹股低估、小公司高估的现状已经被投资者视为理所当然,背后的新理论主要是经济转型。但是,财务数据并不支持这种理论。蓝筹公司在最近几年表现出来的整体财务情况好于小公司。即使在同一个行业里也是如此,比如券商、房地产、煤炭等等。
支持过去十多年房地产牛市的逻辑,则主要是大幅增加的需求,包括城市人口上涨、丈母娘需求等等。但是,房租价格的上涨却不能支持这种理论,一线城市的房租价格从2000年至今只上涨了3到4倍,中小城市甚至更低,远不及房地产价格十多倍的涨幅。这也导致房地产的估值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天生的更复杂、牵涉面更广的资产,最近暴跌的债券,尤其是利率债则面临更加复杂的新逻辑解释。不过,着重点仍在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上。问题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非标产品、理财产品也并不是2013年才出现的,余额宝则从实质上增加了短期债券的需求:难道我们真的只能用“量变到质变”这么笼统的理论,来解释2013年的债券大熊市?
的确,市场每天都在改变,新的事物有时也需要调整过的理论进行诠释。但是,当一种理论的出现仅仅是为了解释一种估值与价格水平的时候,这种理论对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就很需要斟酌了。
(作者单位:信达证券)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