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来如此】 让经营不善、图谋不轨的公司退市,既可以保障证券市场的整体素质,也可以激励上市公司励精图治。
父爱主义,本来是法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意指像父亲那样行动,或者对待他人像父亲对待孩子那样。不同的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虽然方式有别,情感浓淡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父亲对待孩子比对其他人会容忍更多,付出更多。而这常常演变成对孩子的溺爱,以致孩子缺乏责任心,没有使命感,乃至变成混世魔王。
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将父爱主义概念引入经济分析,论证在市场机制缺乏条件下社会主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如何铸就短缺经济的。在科尔奈看来,因为没有市场,没有价格机制,经济活动的协调功能由政府来承担。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凭借自己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主观判断做出决策。企业缺乏利润刺激,没有预算约束,结果往往是产品货不对板,效率低下。该淘汰的产品继续生产,该破产的企业苟延残喘。对企业的仁慈与宽大最终酿成了有效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
父爱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包括:1、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是经济关系,而是行政关系;2、政府虽然也要借经济指标来指引,规范企业行为,但这样的经济指标徒有其名,缺乏应有的独特含义—不同个体互相联系的利益关系、价值判断以及行为取向。用这样的指标来指导,约束企业,看起来合情合理,实际上貌合神离;3、政府满足于树立行政权威而忽视经济效果,政企关系沦落为企业对政府的忠诚与政府对企业的溺爱这种狭隘的双向互动,蕴含着极大的道德风险。
眼下,中国股市疲弱不堪,还在延续2007年高位以来的调整,似乎也没有看到走出泥淖的曙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父爱主义之下的政策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对上市公司仁慈与宽待而关闭退市通道堪称罪魁祸首。
长期以来,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以致资不抵债的公司不在少数。按照效率原则,从维护市场权威与长远发展考虑,让这样的公司退市是不可回避的。但是,我们的政策设计走入了误区。对于这类公司,不仅给予ST处理,还可以让它们借*ST苟延一段时间。即使不幸下架到了三板,它们还有死灰复燃的美梦。
这样的政策考量自有其个中逻辑。这套逻辑的借口便是社会效益、社会稳定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甚至在某些人眼里,这样的政策具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巨大示范效应。但是,其软肋在于罔顾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证券市场的效率,而经济效益与市场效率乃是市场的立足点。
其实,父爱主义并没有实现其初始的政策意图,既没有挽救上市公司,更谈不上保护投资者利益。从ST股、*ST股里走出了多少好公司?有多少公司起死回生,再现辉煌?这些追问很少能让人感到欣慰,引出的跌宕起伏倒是与垃圾股的狂飙、资产重组股的疯狂息息相关。
让经营不善、图谋不轨的公司退市,既可以保障证券市场的整体素质,也可以激励上市公司励精图治。这样政策等于向社会发出明确的信号,让投资者警惕投资差公司的风险,引导社会资源流向效率更好的公司。ST、*ST政策给出的信号正好相反:差公司不仅不会从市场消失,而且经过长期调整的股票更给人一夜暴富的希望。于是乎,对于垃圾股,大股东、券商投行以及二级市场投资者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做足文章,期待从股价狂飙中获取暴利。
4月,沪深股市阴晴不定,大市疲弱,但重组股占据了涨幅排行前10名中的8名。*ST长油在变身“退市长油”之前落寞淡定,但在经历了7个跌停之后,4月29日成交3.11亿股,换手率超过10%。这几年的熊市里,虽然蓝筹股寂寞潦倒,但低价股、垃圾股行情风起云涌。这些都要拜父爱主义政策所赐。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父爱主义的溺爱与仁慈,中国股市一定不是现在这样的景致。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