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十一月的神州大地,进入了充满诗意的秋季;三五好友在周末驾车结伴出游,好不惬意。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自驾游,汽车租赁这一原本十分传统的行业也老树抽新芽。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租车市场近年究竟擦出了怎样的火花?
滴滴专车如火如荼
为何汽车租赁市场仍值得看好?
艾瑞咨询《2017年租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国内租车市场规模近600亿元,同比增长16.7%。
人们不禁好奇,在滴滴已经如此强大的今天,消费者对汽车租赁的需求为何还如此旺盛?本质上,汽车租赁满足的是消费者的长租自驾、异地旅游、商务用车等复杂度较高的出行需求,而滴滴主要集中在同城短途这一相对简单的出行需求,彼此形成的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
租车市场的良性发展,首先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爆。
从消费趋势来看,人们越来越青睐自由行的旅游方式,直接拉动了对汽车租赁的需求。国内旅游市场近年保持15%的稳健增长,自由行的占比由以前的二成,增长至如今的八成。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采用自驾,无疑让汽车租赁行业受益良多。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同时,中国高速与高铁的发达,让高铁+租车组合更具协同效应,自驾游体验更优。例如,以前上海到南京300多公里,乘普通火车要三小时,到了南京还得打车。所以,大家只好硬着头皮,花费近6小时开车往返南京。现在有了高铁,上海到南京最快一小时十分钟,下高铁后直接租车游玩。不仅耗在路程上的时间和开销更少,体验也更佳,人们自然更愿意选择高铁+租车的出行组合。
并且,国内拥有驾照的用户远高于汽车保有量,有照无车的情况十分显著。加上一、二线城市限购政策,大量用户无法购车,租车也成为旅游、商务等复杂出行场景下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2016年国内拥有驾照人员数量超过3亿人,其中“有本无车”一族近1.5亿,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从供给端来看,新技术的成熟简化了用户租车流程,降低消费门槛,驱动了租车业发展。与传统的纯线下门店租车不同,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汽车租赁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赐网络环境,让消费者可以便捷地在手机App上完成找车、取车、还车等一系列流程,实现更优体验。移动导航软件的成熟也降低了自驾出行的门槛,再也不用担心迷路了。
从竞争的角度看,国内租车业与欧美等成熟国家相比,市场仍非常分散,集中度较低,未来有整合的机会。例如,美国是Enterprise、AVIS和Hertz三足鼎立,占市场份额超90%。反观国内,一嗨和神州两家头部玩家,加起来才勉强过10%。全国其余超过3万家的租车行,多以夫妻老婆店为主,平均每家车队规模仅20辆。如此小的租赁规模,无论在规模效应还是服务品质上,未来都恐怕难以抵挡巨无霸的竞争。可以预见,租车市场最终必会出现几家超级玩家。
其中,作为国内租车先行者的一嗨租车一直很低调。过去三年,它的业绩与车辆管理规模均实现了三倍的增长。仔细研究以后,皓哥认为市场对一嗨的价值有所低估。
一嗨租车的竞争优势何在?
首先,一嗨管理团队对租车行业重度垂直的本质有着深刻理解,所以发力建立了一套精细化运营模式,不断优化服务品质,建立自身壁垒。
一嗨CEO章瑞平曾是美国车队管理软件Aleph的联合创始人,这段创业经历让一嗨在车队信息化搭建,精细化运营上具备先发优势。例如,一嗨是国内最早引入ERP系统进行车辆调度,最早利用GPS和互联网提升车辆使用效率,最早建设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预定服务的汽车租赁公司。
在后端管理扎实,前端需求爆发的情况下,一嗨仍不采取蒙眼狂奔的策略,尤则为值得称道。汽车租赁是个重资产行业,对现金流极为敏感。根据一嗨团队的测算,如果像纯互联网公司那样舍命狂奔,追求每年100%的高速增长,公司的现金流压力极大,甚至可能出现自由现金流为负的窘境。而一旦资金吃紧,公司将极度依赖资本市场融资输血,其中的风险不言自明。因此,一嗨稳健扩张,采取严控现金流风险的战略路径,表面上看虽不如互联网公司那么性感,实则抓住了行业本质。
发展节奏清晰的一嗨,将服务品质的提升列为最高优先级,不断加强运营网路的深度与广度。例如,一嗨自主研发了一套服务管理指数系统,对门店运营及员工进行考核,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此外,一嗨在全国进行门店拓展和车型丰富,让用户取车还车流程更为便捷,也同时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车型选择需求。
其次,一嗨的车队扩张已逐步形成了规模效应,商业模式也进入良性发展的正循环。
正如前文所述,汽车租赁是个重资产行业,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作为头部企业,一嗨业务已覆盖全国225多个城市,平均每个门店都有超过百辆车可供出租,规模效应已初步建立。
基于此,其一年的采购量已达几万台,这对很多车厂来说是非常大的订单,也意味着一嗨在采购上有很强的议价话语权。未来,随着规模效应的不断显现,一嗨在汽车采购、经营成本摊销、品牌效应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最后,不得不提一嗨的两位重要股东:携程和Enterprise形成了强协同效应。
目前,一嗨的用车服务已经接入携程。作为旅游业龙头,携程为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精准导流价值和品牌曝光。
而一嗨与世界最大汽车租赁公司Enterprise的合作,则是出于更长远的考虑。Enterprise不仅将在运营方法与行业竞争上与一嗨分享认知,还将相互推荐客户,并为其布局海外市场提供指导。
分析与展望
汽车租赁行业的本质更像经济型酒店,重资产重运营,需要很强的线下服务与管理能力。紧跟行业节奏的一嗨,尽管规模扩张速度更偏线性一些,但更稳健,持久性也更强。
与互联网公司的指数型增长比起来,一嗨的确算不上速度快的。但从行业内部来看,无论在运营水平还是财务报表的健康度上,一嗨均是业内佼佼者。其近三年的盈利率分别为33%,40%,45%,逐年上升的态势;在负债率方面,行业整体的负债率平均为80%左右,而一嗨的负债率仅为30%;在汽车租赁业最为核心的出租率方面,行业平均水平在60%-65%之间,一嗨的平均出租率超过70%。
一嗨的门店数量与车队使用率逐年提升
短期来看,用户租车习惯正处加速培养期,租车市场极可能在未来2-3年出现爆发式增长。一旦时机成熟,一嗨就应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加快扩张。
横向比较,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渗透率仅为0.4%,美国则为1.7%,市场可提升空间巨大。纵向来看,与2012年相比,2016年国内消费者租车频次明显提高,超半数用户全年租6次以上,用户习惯正在加速形成。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同时,用户对租车的价格接受度也相比以前更高,商业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挖掘。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皓哥认为,一嗨稳扎稳打的战略尽管与行业发展步调一致,但是未来一旦需求端发生井喷式增长,一嗨还是应该加快扩张步伐,迅速跑马圈地抢占市常不然,有可能像网约车时代的易到用车一样,眼睁睁看着滴滴在资本的加持下极速扩张,弯道超车,蚕食掉本应属于自己的大好市踌利,最终仅沦为一个小而美的公司,而不是风口上的“猪”。
放眼未来,随着无人驾驶时代的来临,一嗨凭借丰富的车队管理经验,有望成为无人驾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比较强的战略投资价值。
从产业链来看,未来无人驾驶车队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无人驾驶时代的滴滴、Uber车队中将没有司机,但是这么庞大的车队仍需要专业的统一管理。而之前只做连接的约车,本身是并不具备车队管理技术与经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租车巨头Hertz与苹果宣布战略合作两个月后,股价翻了两倍的原因。市场已意识到车队管理能力在无人驾驶时代的重要意义。
同样,一嗨作为国内租车行业的老兵,自主研发的车队监控、实时数据更新、定价等一系列技术系统,加上多年来对运营效率的追求,在车队数据化管理方面的优势价值巨大。正因如此,百度主动与一嗨展开合作,力求与谷歌、苹果赛跑。
随着全球各路巨头纷纷入局无人驾驶,产业技术节点突破加速,被视为未来之物的无人驾驶可能会早于大家预期到来。无人驾驶的车队管理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从测试到共享阶段的应用也会逐步提速,商业化前景也将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