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脱贫攻坚主战场甘肃银监局引导辖内银行业实施精准扶贫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韩雪萌 2016-09-07 08:56:47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甘肃省,由于自然、历史、区位等多方面因素,一直是一个典型的贫困省份。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7%。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是甘肃现阶段的一个基本省情,金融扶贫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作为典型的贫困省份,金融扶贫对甘肃发展意义重大。那里的扶贫工作进行得怎样?9月6日,第66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甘肃银监局副局长柳楼以“精细施策,精准发力,甘肃银行业持续发力脱贫攻坚主战潮为主题,介绍了甘肃银行业支持当地精准扶贫的情况。
落实“四单”原则
贫困的本质是缺钱,如何利用金融力量,帮助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考验着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智慧。
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甘肃银监局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辖内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参加的金融扶贫工作会议,传导精准扶贫政策,研究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建立了与甘肃省财政厅、扶贫办等相关单位的定期沟通机制,在产业政策对接、贫困户信息识别等方面协调推进。同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定专门的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部门或团队,对金融扶贫进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单独调配资源,确保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甘肃银监局从制约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发展的实际问题出发,研究制定了《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入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力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品创新、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辖内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107家法人机构均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专业团队,负责扶贫政策研究、产品研发、内外协调和项目推进等工作。
为了解决信贷资源在区域间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柳楼介绍,自2012年以来,围绕该拾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1+17”精准扶贫方案,甘肃银监局积极引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深入扶贫攻坚行动。
甘肃银监局通过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下沉机构网点、落实“四单”原则等措施,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安置、富民特色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信贷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流动,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上半年,全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贷款余额4449亿元,同比增长26.1%。
推动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
农村金融服务无疑是金融服务的短板,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金融机构难得的转型机遇。在甘肃,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实施“金融扶贫攻坚行动”,在农村核心区域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偏远地区设立金融服务点、布放电子化金融机具,有效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改善贫困地区民生、促进贫困群体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柳楼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机具、人人有服务”的目标,甘肃银监局对全省16029个行政村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地毯式摸底排查,绘制了金融服务行政村分布图,按照“挂图作业、精准发力、限期拔旗、全面覆盖”的思路和“一村一策”的原则,通过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布放“四融平台”等电子化机具的方式,推动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全省共设立各类网点27127个,13752个行政村有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服务覆盖率达到85.8%。
大力推广小额信贷
担保物不足、贷款主体不合规、信贷风控难度大,是制约各个金融机构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因素。柳楼向记者坦言,从实践来看,基层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单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扶贫信贷风险管控难度较大,担保体系不健全,难以对金融扶贫提供足够的增信功能。
今年4月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要加大扶贫开发信贷资金投放,优化调整贫困地区贷款结构,区别对待贫困户不良贷款等。为此,甘肃银监局推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大力推广小额信贷,提高贫困群体信贷服务可获得性。
对于贫困人群来说,缺乏有效抵押物、没有完整信用记录是导致贷款难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甘肃全面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与甘肃省财政厅、扶贫办等单位合作推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由政府和银行按照7∶3的比例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下、基准利率、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截至上半年,已累计投放贷款398.94亿元,惠及农户74.2万户、306万人,缓解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
截至上半年,该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398.94亿元,惠及农户74.2万户、306万人。同时,针对农村生产经营实际,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量身定制了“双联”惠农贷款、“双业”贷款、“农耕文明”系列贷款等针对性强、接地气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了贫困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