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税优惠撬动大健康
来源:腾讯证券特约 作者:中银国际 2015-05-14 09:43:20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事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试点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运用更多资源更好保障民生。
会议指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互补,可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扩内需、调结构。会议决定,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鼓励购买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对个人购买这类保险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按年均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用政府与市场的合力更好托举民生。
相关回顾
国务院于2014年11月17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互补、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推动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点评
2014年,健康保险业务取得了突出进展,共实现原保费收入1,587.18亿元,同比增长41.27%,在原保费收入中达到7.8%;2015年1季度,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共实现652.1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2.60%,占比为7.7%。
健康保险主要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在目前阶段,疾病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逐步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医疗保险仍然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和理赔纠纷,赔付经验较差;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由于国内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权威的鉴定机构,以及缺乏经验数据支持,仍然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
目前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个统筹体系,对局民的基本疾病、医疗需求进行保障;但是基本保障有免赔额、较低的赔付限额等限制条件,有时很难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虽然自2013年起逐步推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作为补充,但是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仍然很不充分,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要商业健康保险来弥补。n 四家上市公司中,中国平安(601318.CH/人民币86.90, 未有评级)已经完成了健康险公司的布局并且保持着高速发展,并推进了“平安好医生”的创新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中国太保(601601.CH/人民币34.44, 未有评级)也完善了“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架构,将开展与太保寿险差异化的业务;新华保险(601336.CH/人民币60.81, 未有评级)全资设立了“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多个城市设有机构,主要从事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医疗投资等健康医疗产业;中国人寿(601628.CH/人民币38.34, 未有评级)也在集团和国寿投资控股层面积极开展健康险领域的探索,与康健国际医疗、北京星牌集团建立了合作。
观点
我们认为目前税收优惠的水平下,更多的是政策导向和健康保险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让居民更深入的树立保险意识,并通过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逐步结合,让保险更多的发挥社会管理功能,这也是我们在未来一段时期坚定看好保险行业的核心论据之一“盘活存量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体现。
在互联网时代,“大健康管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从事后赔付逐步转向事前健康管理和预防,并延伸出广阔的健康管理市场,更多创新的、差异化的健康保险产品也将出现。
同时,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有效的和消费者建立牢固关系,客户粘性强,有助于保险持续营销和获取更高、更稳定的业务价值。继续维持行业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