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为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务院发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
记者16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根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为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意见提出,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抓紧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试点政策,将企业转增股本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
意见提出,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优化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上市或发行票据融资,并鼓励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加快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研究解决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性障碍,完善资本市场规则。规范发展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建立工商登记部门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权登记对接机制,支持股权质押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主体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企业债券创新品种。
意见提出,发展国有资本创业投资。研究制定鼓励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系统性政策措施,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引导和鼓励中央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等,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国有股转持豁免政策。
创投概念股:鲁信创投
、钱江水利
、张江高科
、中关村、东湖高新
、南京高科
等。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规划本月启动编制
6月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路线图”,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将于本月正式启动编制。该规划是我国首个“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此外,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投入的资金将达59亿元。
据北京日报6月16日消息,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共享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验和实践,深入分析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的有关建议。早在去年,环保部门就透露将制定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的中长期规划,本月内,《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将正式启动编制。
为何要编制中长期规划,此前“大气十条”已明确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PM2.5浓度将下降25%,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在2017年目标的基础上,往后如何治理,有观点认为,2017年后乃至更长时间区域的大气如何治理,京津冀整个区域需要中长期规划作为指导。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介绍,京津冀有望设立生态环境红线,构筑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同体。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将京津冀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将区域内生态功能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主要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红线区、生态脆弱红线区三类。
在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方面,将北京、天津、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衡水、唐山、沧州、廊坊划为重点控制区,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为一般控制区,对其中的PM2.5年均浓度等主要污染物划定大气环境红线。在既有治理标准上提高、加严,时间进程上往前延伸。
市环保局协调处处长李立新透露,关于区域协同治污,将研究制定《京津冀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与应急联动工作方案》,率先在京津冀,特别是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六市,建立统一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协调机制,逐步实现预警分级标准、应急措施力度的统一,共同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大范围的空气重污染。A股中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概念股雪迪龙
、清新环境
、先河环保
等,后期或受益于大气污染治理规划编制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