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业十三五前期稿完成 扶持高端海工装备(附股)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 2015-06-20 12:02:28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聂丽娟介绍,行业协会受相关部门委托,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国船舶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发展思路和目标及相关政策建议。
“由于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被《中国制造2025》列为十大重点之一,规划将突出高端海工装备的地位,加强扶持。”她告诉记者,推动船舶兼并重组、创新制造,高技术船舶走出去,如船舶出口信贷扶持将是政策重点。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制造2025》定调未来十年制造业发展后,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最终可能会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专项规划形式出台。
“考虑总装建造能力、平台设计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核心装备三大标准,中国海工建造能力处于第二、第三梯队之间,关键部件的核心装备还没形成品牌化、规模化,尚未被国际主流接受,跟先进国家差距仍然很大。”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研发设计经理李磊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企业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海工装备订单总金额142亿美元,占全球40.
3%,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以钻井装备和海工船为主,生产储运装备仍低于韩国、新加坡,海工船2014年新接订单前十的九家为中国企业。然而,今年,1-4月中国市场份额下降到全球第三,全球竞争仍然激烈。
“十三五”规划前期稿也直陈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行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产业综合技术实力待提升;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因此,“十三五”规划前期稿提出,下一步,我国船舶工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和信息化,绿色发展。具体目标有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
重点任务包括化解造船产能过剩、推进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鼓励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基础设施和“民参军”;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船厂;加强配套设备自主化建设能力;推进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对外合作和开发等。
从产业链来看,处在上游的海工装备将率先受益。推荐标的:中国船舶、海油工程、中船防务、亚星锚链、舜天船舶等。 (上海证券报)
共 3 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