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是金融工作的根本目的。尽管我国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仍长期面临着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小微企业频频喊渴。
如何帮助小微企业“解渴”,缓解实体经济的“贫血”病症?在捷越联合创始人王晓婷看来,势必要发展普惠金融变“输血”为“造血”,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能够有效解决风控与普惠的“痛点”。
“我们从创业之初就坚持做小额贷款,我们想下沉去服务更多没有被传统金融机构所覆盖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而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要高度警惕风险,小额分散使得互联网金融兼具了普惠金融和分散风险的特性。”在接受财新视频采访时,王晓婷如是说。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大约6000万-7000万的中小微企业主和商户,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但中小微企业在传统金融机构获得的支持度较低。除此之外,我国还有1.5亿左右的低收入工薪阶层和近2亿农民,这些人群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征信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了的长尾人群。
在她看来,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无法惠及这部分客群,主要出于成本和风险两方面考虑。除了建立物理网点的成本和办公人员成本外,征信体系不健全导致传统金融机构难以真实把握中小微企业、工薪阶层、农民的信用状况和履约状况,因此他们在传统金融机构寻求服务时屡屡碰壁,而普惠金融恰恰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2006年联合国对普惠金融的定义为‘包容性金融’,王晓婷总结出了普惠金融的四个特点:可触达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和多样性。“通过技术手段,远程物理网点被转移到线上,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则通过挖掘客户的社交信息、消费信息等弱变量,去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科技让普惠金融变得更美好。”她表示。
风险控制是金融的核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服务普惠金融的同时,也被应用于信贷服务的贷前评估、贷中审核、贷后管理的全过程。捷越联合的风控在业界素以严谨著称,这得益于相关风控技术的创新应用。
王晓婷介绍,在捷越联合服务的400多万信贷客户中,白户占比过半。早在2014年捷越联合就开始做一些算法和机器学习,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大量的弱变量指标去评判客户的风险等级。“除了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应用外,我们还将风险文化贯穿企业经营的始终,这一点与传统类金融公司有所不同。在传统类金融公司,风险防范是风险管理部的事情,在捷越联合这是全员上下都严阵以待的事情。”她以销售人员的销售奖金举例,捷越联合销售人员的奖金除与业绩挂钩外,风控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内外勾结所带来的操作和道德风险。
在科技的支撑下,普惠金融得到了长足发展也略显不足,譬如尽管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从沿海地区向内陆逐级递减,但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势头依然强劲。2016年科技金融100强,中国占据8席;2016年世界投融资排名,中国居于榜首。王晓婷坚信在科技的发展支撑下,我们将迎来金融与好的社会,普惠金融也将得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