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新华社发布中国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新闻分发、采蜜、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语音合成,这些酷炫的黑科技将为媒体赋能。这代表着新华社在探索媒体智能化这一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未来,新闻的生产过程将是这样的: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为记者收集视频、数据等信息,经由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让机器进行内容理解和新闻价值判断。依托于大数据的“媒体大脑”会将新理解的内容与已有数据进行关联,对语义进行检索和重排,以智能生产新闻稿件。同时,人工智能还将基于文字稿件和采集的多媒体素材,经过视频编辑、语音合成、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生成一条富媒体新闻。
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新华智云联席CEO傅丕毅在有问平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记者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从收集信息的角度来说,新闻线索来源就是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都有手机了,很多时候记者并不会第一时间得到突发事件的新闻线索,在速度上就会落后。这个方面2410平台会让记者重新取得信息速度上的优势,而且还不仅如此,通过人工智能来识别视频内容,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这对媒体的帮助是巨大的。还有对原创保护技术的进步,将极大地鼓舞记者采写更多优秀的作品,这一点上媒体大脑的版权保护系统能够贡献力量。”
AI来了,不少记者会担心会不会被抢饭碗。对此,另一位联席CEO徐常亮回应:“最难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会涉及到这几个方面,一个是需要帮助他人,一个是需要创意,还有就是社交和谈判能力,媒体人全都占的上,短时间内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个可能性应该是不高的。但人工智能目前能帮记者、编辑做的就很多,像‘媒体大脑’目前的功能就已经很全面。首先媒体日常工作中也是有那些需要简单重复劳动的部分,比如说你听个录音一句句记下来,那机器就可以帮你做;你一条条查数据很麻烦,那机器就能帮你都列出来。然后是在分发和收集反馈的过程中,机器来统计肯定比人来做要快、要全面。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把媒体人的精力解放出来,去用在更有创造力,更具价值的事情上。而且媒体人在应用‘媒体大脑’这些功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与新技术融为一体了;人工智能也是在逐渐演进的,将来会在更多的方向上助记者、编辑们一臂之力。”
《半岛晨报》总编辑李慧南从媒体人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万物皆媒体,人人能发布的时代,记者毫无疑问遇到更大的挑战,而“媒体大脑”的开发理念破解了机构新闻生产者的困局,记者写稿在速度,深度,客观性上都将有很大收获。
浙江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教授认为:“媒体大脑”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是一个智联的平台。可以将人、物、视频、文本等所有的信息都串联在一起。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所谓的智媒。智媒的前提则是万物皆媒,物可以传递信息和发布信息。而这需要智能链接和数据(信息)的提取,我觉得这个平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矗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感到“非常兴奋”,他告诉记者:“第一,这是媒体行业第一次提出把传感器、摄像头、文本信息等混合类的数据结合在一起,为记者所用,这是非常有价值的。第二,这是一个AI平台,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某个视频中,我们能自动的去发掘参与这个视频场景当中的某些人,把身份读取出来,一个政治诚或是一个娱乐性的诚,哪些人在现场,他为什么参加,他背后的这个原因和人际关系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用AI,把这样的一个场景和环节设计的更好,相信对于记者是有巨大帮助的。“媒体大脑”这个设想比较宏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