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核心优势基金经理 王茹远
市场经过一轮一轮的自我强化之后,小盘成长股的估值已经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步,但从炒作热情来看,却又到了不怕你妖只求更妖的程度。
宝盈核心优势基金经理 王茹远
从2012年底贯穿到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困扰投资者的一个问题,就是小盘成长与大盘蓝筹的风格切换问题。从2012年底银行股领涨的行情开始,各种参与者对行情走势中的大小盘风格切换的讨论不绝于耳。2013年除了年初短暂的金融股行情,以及三季度由上海自贸板块带动的局部蓝筹行情外,主流行情都是围绕成长股,其间每一轮成长股剧烈调整时,投资者时时燃起对风格切换的希望,但始终难以重现以往由金融、煤炭、有色、水泥等带动的大盘蓝筹连续上涨的激情轮动行情。
究其原因,主要应归因于过去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十八大之前,市场还曾一再讨论新一届政府会否为了保短期GDP而依旧走投资拉动的老路,担心这会给未来中国经济埋下更大隐患。而从十八大之后一系列政策来看,政府推动经济转型的决心很强。金融、煤炭、有色、建材、工程机械等与投资相关的板块在股市上几乎彻底失去了活力,与此同时,代表战略新兴产业的TMT、医药、消费、环保、军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炒作,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
显而易见,如果与美股、港股这些较为成熟的市场相比,A股的小盘成长股估值过高,题材炒作、绩差股炒作明显,也不乏大量为了解禁套现而人为掀起的骗局,而基本面较好的个股估值又居高不下,股价可能已严重透支未来的增长预期。这些现象会令价值投资者手足无措。但分析造成这一格局的原因,又是合理的。我个人屡次分析过,去年很多成长股子行业的确迎来了3年来基本面最好的一年,从长远来看,成长股也的确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蓬勃的活力。此外,A股市场的一些特征也是原因之一。
新兴领域个股市值占比小,实际流通市值更小,股票数量有限,基本面过硬的更加稀缺,尤其是2013年新股停发,而行情又持续围绕成长股,就造成小盘成长股供不应求。A股投资者结构中,又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小。对于流通市值很小的小盘成长股,社会上很少的资金就可以改变股价的走势,而强势特征一旦形成,又会引发更多短线资金追捧,开始击鼓传花的游戏。在多轮的炒作之后,深谙盘面走势如何带动资金热情的部分游资大散,越来越驾轻就熟,往往会借着一个媒体头条的题材,掀起一轮连续拉升的爆炒,而一个细分板块的爆炒通常可以带活整个成长股,各种资金又纷纷去炒作各自看好的板块和个股,将小盘成长股的股价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
在整个市场风格小盘化、短期化的氛围下,机构投资者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基金经理,由于更容易接受新兴产业,也更乐于参与成长股,过去一年业绩普遍好于资深的价值派基金经理,如今,年轻基金经理们开始接管更大的资金,也有越来越多的价值派开始顶不住压力向小盘成长股倒戈,将其推向高峰,也再次让市场更加认同小盘成长股才能赚钱。第一批新股由于发行价低,上市后短短几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以及第二批发行时间未定给出的IPO真空期又再次给小盘成长股炒作提供了温床。市场经过一轮一轮的自我强化之后,小盘成长股的估值已经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步,但从炒作热情来看,却又到了不怕你妖只求更妖的程度。
尽管我个人十分喜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成长股,从个人选股偏好来看,首先关注的是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空间,不过分关注短期的PE高低,也十分认同未来依旧是“成长”的天下,但基于上述的分析,我认为今年成长股作为整体有大幅挤泡沫的需求。一年的连续上涨后股价透支过度、估值过高、后续IPO供应大幅增加,以及前期因为激进并购或者为了解禁套现而透支业绩等,累积到一定程度,会打破目前成长股行情不断自我强化的格局。而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中部分优秀的公司经过几年的调整和积极寻求转型可能迎来拐点、国企改革可能会以点带面释放活力、个股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也可能会带来大盘蓝筹股估值超跌后的修复。因此,后续市场有可能迎来全面分化格局,具有确定拐点、确定转型、确定改革预期的个别大盘蓝筹股可能会重获市场青睐,不再跟随板块同涨同跌,而基本面与股价脱离过于严重的小盘成长股可能会迎来大幅调整,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小盘成长股会随着行业和自身的不断超预期,股价继续上扬,走出独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