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视点】
从挤出效应理解蓝宝石产业机会
来源: 国金证券撰写时间: 2014-01-28
事件
SeekingAlpha报道表示,苹果在亚利桑那州的梅萨建立的工厂不仅生产蓝宝石玻璃,同时也在开发太阳能电池,并计划将其使用在新一代iOS设备中。报道表示根据目前苹果获得的专利、发布的招聘信息以及生产设备订单来看,苹果将会在蓝宝石玻璃屏幕中整合太阳能电池,从而提高设备的电池续航。
评论
苹果专利表明未来有可能在蓝宝石玻璃屏幕中整合太阳能电池和TouchID:蓝宝石制造公司GT在Mesa地区招收相关制造技术人员。苹果的招聘启事中也先后出现了光伏工程师,表面处理和玻璃加工工程师。结合苹果2013年的几项专利来看,苹果未来很可能在蓝宝石屏幕下集成太阳能电池和TouchID.
蓝宝石屏幕大批量使用主要受制于成本和生产周期:1)蓝宝石基板较普通玻璃基板来讲更防刮蹭,但是在耐久性方面还需要进行工艺改进。2)蓝宝石作为盖板玻璃导电性能会高于玻璃基板,但透明度比玻璃基板低6个百分点,会导致光学畸变,在同样的单位体积下,蓝宝石基板的重量比玻璃基板重67%,这将大幅削减消费电子的便携性。3)从制造成本和时间来讲,目前蓝宝石和玻璃的成本差已经缩小到3-4倍,但生产时间仍是玻璃的千倍。以普通手机盖板玻璃为3美元看,蓝宝石盖板玻璃的价格在13-18美元左右。蓝宝石显示屏的制造过程非常耗时成本昂贵,一般需要通过14-18天才能从氧化铝原料成长为晶棒。同时由于蓝宝石晶体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钻石,所以需要被钻石或者激光机器切割成蓝宝石屏幕。4)目前采用蓝宝石屏幕的手机品牌主要有Vertu和金立,价格和制造成本使其定位高端。金立天鉴W808是全球单品使用蓝宝石面积最大的手机,其外屏采用蓝宝石,材质由高纯度的原材料在2600℃高温下历经18天结晶而成,然后再要经手工切割打磨,制作耗时70天,良品率55%,成本是普通屏幕的30倍。
iWatch将率先采用蓝宝石屏幕,iPhone手机屏幕受限于产能只能逐批导入:从苹果对于GTAT的投资来看,全部投资款立即转为下一代设备也只能提供50%的iPhone的蓝宝石屏幕,因此我们预测将从iWatch和Phone高端机种逐步导入。蓝宝石玻璃首批将先应用在iWatch上,手表对于透光率,脆性和重量的要求并没有智能手机高,同时蓝宝石在高端手表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iWatch的尺寸小也适合作为蓝宝石首批试产的产品。
上游、下游设备和晶体生产企业技术改进空间大,受益产能挤出效应更多:蓝宝石屏幕成本下降的关键在于四点:设备尺寸提高晶棒尺寸,蓝宝石生产检测提高良率,退火后端工艺的提高效率,激光切割设备和工艺的提高。因此从技术工艺可提高的空间和蓝宝石需求增加带来的供给挤出效应来看,我们认为上游和下游的设备厂商,晶体生产厂商会直接受益行业机会。
关于受益蓝宝石行业发展的上市公司:LED和光伏行业的需求都在2013年看到了转折点,未来对于单晶硅,多晶硅的需求都将持续存在。从行业的整体需求来看,由于蓝宝石、LED和光伏行业的上游工序和材料接近,因此上游行业的资源未来将会出现缺口,并且从行业瓶颈和未来发展技术空间来看,尺寸的更替和效率的提高将会带来上游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蓝宝石长晶设备厂商晶盛机电和天龙光电,下游激光加工设备厂商大族激光和全产业链的天通股份将会受益行业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考虑2014年蓝宝石产能依然过剩,但由于苹果在该领域的积极布局,使得蓝宝石成为热点,我们认为存在交易性机会。我们认为蓝宝石长晶设备厂商晶盛机电和天龙光电,下游激光加工设备厂商大族激光和全产业链的天通股份将会提前受益行业增长空间,同时建议关注水晶光电。
【概念股解析】
水晶光电 (
002273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高清化促产品升级,蓝宝石或成新支柱
来源: 齐鲁证券撰写时间: 2014-01-10
水晶光电是全球光学膜龙头。公司以光学低通滤光片和红外截止滤光片作为拳头产品,两者合计占公司营收的90%左右,销售量均居全球首位,另外,伴有蓝宝石LED衬底和微投模组等新爆发增长点。
公司不断丰富自身产品,加速升级传统产品并纵向拓宽产品种类。公司受益智能终端、安防监控、车载摄像等领域摄像头高清化趋势,产品升级为蓝玻璃IRCF和单反单电用OLPF,极大提升产品毛利,支撑公司未来两年的业绩快速增长,实现公司股价的戴维斯双击。
蓝宝石LED衬底、微投等新产品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增长的爆发性。受益于LED照明应用需求反转,公司蓝宝石衬底作为核心材料面临市场需求急速扩充,公司已有再扩产计划;公司同时掌握LCOS和DLP两大主流技术,通过与以色列视频眼镜设计公司合作完善产品,未来有望分享智能穿戴市场爆发式增长。另外,蓝宝石作为手机屏幕保护盖片或将实现,届时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收购夜视丽反光材料公司,多业务并举发展。夜视丽公司主营反光材料,应用领域与公司现有产品应用领域完全不同,但生产工艺核心技术类似,从而在产生协同效应的同时降低了某一行业下游需求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的风险。
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和成本控制上具有明显优势。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成品率方面始终领先同行。公司在自主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上保持较大投入,研发费用占比高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