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3万亿盛宴开启 10股分享蛋糕盛宴
来源:东方财富网内容部 作者:佚名 2015-07-10 11:14:43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个股研报个股盈利预测行业研报
===本文导读===
【相关背景】“互联网+医疗”抢食3万亿医改盛宴
【个股解析】互联网医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全文阅读===
“互联网+医疗”抢食3万亿医改盛宴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强势抢滩,嗅到商机的上市公司果断转型试水,移动医疗行业“新贵”迅速崛起并备受资本热捧……这些资本追逐的是三个万亿级别的互联网+医疗市场。不过,无论是BAT,还是卫宁软件、海虹控股等,都仍在探索可靠的商业模式。上海证券报“互联网+”调研组调研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未来移动医疗的竞争态势很可能以四种商业模式展开:“抢医生”、“争入口”、“拼线下”和“贴身体”
真正的“互联网+”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增进人类福祉的革新,一直被“看病难、看病贵”痼疾所困扰的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无疑亟需“互联网+”来重塑。上证报记者经过一个月的调研发现,从政府到企业到医院乃至医生,都不约而同试水、抢滩互联网医疗。国内医疗行业专家对记者坦言:“资本如此追逐,是因为大家都盯上了3万亿级别的市场。”
政企联动
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18年在健康医疗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发展目标。《意见》重点提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同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7月6日,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的管理范围应该基于问题导向,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管理方式上,可由许可制转变为备案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7月10日,来自BAT、中国移动、卫宁软件等巨头在京聚议“重构医疗生态”,备受瞩目的《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第二版)》将随之发布。
其实自2014年以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就发起对互联网医疗强势抢滩,一些嗅到商机的上市公司亦果断转型试水互联网医疗业务,与此同时,春雨医生、挂号网、丁香园等移动医疗行业“新贵”迅速崛起并备受资本热捧。“资本看到的是三个万亿级别的市场。”国内医疗行业专家谢维如此表示。
记者此次调研了解到,健康服务业市场是非常巨大,但体制的强势作用限制了资本掘金的力度。国家鼓励社会办医,但民营医院的投建却并不容易,主要的限制在于核心要素医生无法供给,即医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民营医院供给更大的健康服务市场。然而,互联网医疗正在试图解决这一痛点,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技术传播手段在远程问诊、慢病管理等模式中打造自身的品牌,更好地升级改造医疗服务市场。
万亿市场
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卫生事业分为三大市场:要素市场、筹资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而这三大市场正是资本追逐的“三个万亿市场”。
有数据显示,在要素市场中,目前整个药品的分销达1.4万亿元;其次是保险市场,去年商业健康险为1473亿元,国家相关政策指出,到2020年,商业健康险市场将达到1万亿元;第三是医疗服务市场,未来有望成为一个十万亿级别的大市场。“这也就解释了资本为什么疯狂追热这三个万亿级的市场,市场大、痛点多自然蕴藏诸多的机会,倘若再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加以挖掘,其中的商机则会进一步放大凸显。”谢维告诉记者。
而另一个万亿市场的掘金机会则是蕴藏在保险市场中的商业健康险。据介绍,在我国的医疗筹资市场中医保太过强势,目前社会保险筹资占人均收入比例过高约40%,其中10%是医保筹资,30%用于养老,这部分筹资比例过高直接导致商保筹资比例下降。尽管40%的收入用于社保,但当看病时却仍无法得到国家的保障,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事实上,这也再次证明当下医疗资源的配置仍存在问题,医改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
有问题就有商机。有专注于医疗卫生研究的人士认为,医保筹资的比例如果降下来,让商业保险补进,真正由市场来调配医疗资源的配置,则上述医改痼疾就有望得到化解。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商业保险市场要从目前的1400亿元拓展至2020年的1万亿规模,必须放大市场经济的作用,医疗改革的核心也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
模式待解
尽管互联网医疗瞄准了数万亿的庞大市场,但盈利模式却远未成型。“不论是BAT,还是卫宁软件、海虹控股,都仍在探索可靠的商业模式。”有专注于互联网医疗投资的PE机构合伙人如此表示。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多数涉足互联网医疗的公司均处于微利甚至亏损阶段。有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目前这是一个战略性的亏损。互联网医疗是蓝海市场,其市场前景和盈利想象空间巨大,现在积极投入加速战略布局才能使公司在未来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不过,大体方向细辨可见。国内医疗行业专家谢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就是要平衡三方关系,一方是服务的需求者(患者)、一方是服务的供给者(医生),一方是服务的支付者(保险),这不仅是卫生经济学中的基础原理,也是发展互联网医疗要遵循的经济规律,而“互联网+”并不会颠覆医疗,只能是使这一原理运作的更创新、更有效。
上证报调研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未来移动医疗的竞争态势很可能以四种商业模式展开:“抢医生”、“争入口”、“拼线下”和“贴身体”。多位移动医疗创业者和投资家向记者坦言,目前来看谁抓住了上述四种竞争态势,其也将有望在未来移动医疗市场中抢占先机。同时,《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则指出互联网医疗将重构健康管理、就医方式、就医体验、购药方,式及医患生态五大方面,同时行业发展关键在于配套政策、标准缺失、信息共享等问题的解决。(来源:上海证券报)
互联网医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万达信息:携手上药,医药电商业务如虎添翼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又文 日期:2015-07-08
上海医药集团是全国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上海医药集团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医药分销企业之一,覆盖医疗机构近千家,并与国内外4000余家医药厂商保持业务合作关系,经营医药品种余万种。同时,公司拥有10余个大型的全国性的物流基地,下属品牌连锁零售药房近2000家。
巩固线下资源,完善医药电商闭环。通过此次合作,上海医药及上药云健康将提供药品、仓储、物流及线下药房等资源支持,对公司的医药电商业务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7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支持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药品配送,鼓励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顶层设计继续支持医药电商,政策放开可期。我们认为,基于三医联动基础,公司的医药电商业务,无论是在流量(慢病管理云平台导流)、药品来源和品质(上海医药等医药产业链合作伙伴支持)等各个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全国医药电商龙头雏形初现。
三医联动闭环模式,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终极生态。公司以健康云(未病)、医疗云(治病)、保险云(支付)、医药云(购药)四朵云为基础,基于三医联动的闭环模式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一站式服务,彻底优化了从健康管理、健康预防、诊断、治疗、医药电商到第三方支付的医疗服务全过程。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处于战国时期,公司基于生态圈思维,联合各个子环节的产业伙伴;以闭环的模式,为患者提供最完整的服务、最完美的体验,将从这一轮行业大潮中脱颖而出。
投资建议:此番与上海医药战略合作,巩固了公司医药电商业务的线下资源,其基于三医联动模式打造的互联网+医疗健康闭环生态日益完善。背靠智慧医疗的超级风口,我们坚信公司将实现用户三年十倍增长,成为继百度(人与信息)、阿里(人与商品)、腾讯(人与人)之后的互联网第四极(人与健康)。预计2015-2016年EPS分别为0.25和0.38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00元。
风险提示:医疗新业务发展不达预期。
九安医疗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依托硬件优势加速转型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任宪功 日期:2015-05-29
公司14年全年实现扭亏。
2014 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 亿元,增长4.39%,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19.75 万元,实现扭亏。201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 亿元,增长4.0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86.79 万元。其中,2014 年公司转让iSmartalarm 公司60%股权,转让价格1200 万美元,对公司当年业绩影响为8193.81 万元。
iHealth 系列产品的实现快速增长。
2014 年iHealth 系列产品在欧美和国内均继续快速增长,收入比2013 年增长67%;国内自主品牌在线上和线下的竞争日益激烈,收入较2013 年下滑22.63%;ODM/OEM 产品收入较为稳定,比上一年略增长4.20%。
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速较快。
2014 年公司管理费用1.20 亿元,增长66.55%,主要是源于募投项目运营费用和欧、美团队人员增加导致相应薪酬增加所致;研发支出 4104.74 万元(占2014年营业收入9.65%),增长25.85%,主要用于公司开发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新产品。为快速占领移动医疗市场提供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转型期间公司对硬件、应用软件和云端持续加大投入。
依托硬件优势,加速转型。
在移动医疗领域,公司目前的优势体现在硬件上,未来计划依托硬件优势遵循从下而上发展路径,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到健康云端大数据,实现垂直产业链整合,未来的盈利模式是健康大数据的商业化。2014 年公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投入,扩大iHealth 产品用户数量,不断积累健康数据。同时,公司亦开始布局健康、智能安防、天气等新领域。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15-17 年eps 分别约为0.016、0.060、0.182 元。公司目前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以硬件优势为依托,积极探索移动医疗的新商业模式,考虑到未来移动医疗行业可能出现的爆发性增长,以及公司处于该领域较为领先的地位等因素,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和消费者不认可的风险、公司转型失败的风险等。
共 5 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