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变化大会30日开幕 中美法印领导人首日齐亮相】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于11月30日正式开幕,届时有15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受邀请出席大会,这是COP会议在其联合国纽约总部之外,历史以来组织的最大外交盛会。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也是法国首次组织如此规模的外交会议。
巴黎的安保依然松松散散,一副听天由命的乐观模样。
出于主办国的慷慨,巴黎当地时间11月29~30日的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以免费乘坐。在RER B线上,小朋友们在进站闸口跑进跑出,高喊着“今天是免费的”!
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于11月30日正式开幕,届时有15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受邀请出席大会,这是COP会议在其联合国纽约总部之外,历史以来组织的最大外交盛会。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也是法国首次组织如此规模的外交会议。
不过,COP21以美国同欧洲之间对于巴黎会议是否能达成一份法律条约(Treaty)的隔空论战拉开序幕。
在最近一次接受英媒采访时,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的立场似乎有所退却,提出此次的新全球气候协议(Accord)可能不会被叫做条约(Treaty),且可能不会包含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减排目标。
难得的COP外交盛会
在历史上,COP会议并不是国家元首必须参见的联合国会议。在一年的外交努力中,法国以密集的外交穿梭和独有的人情味,把各国元首邀请到巴黎见证COP21大会开幕,希望借此激发各方政治授权,如法比尤斯所说,大会亟需“原动力。”
以本报记者目前所看到的议程,法国主办方在两周期间共安排了超过900场以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期间涉及政府、公司和非政府组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约》)秘书处新任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表示,“让我们向法国外交脱帽致敬吧——太惊人了。”
大会将于当地时间30日上午10时正式开幕,法比尤斯届时将当选为 COP21主席。同时,法国总统奥朗德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在COP21举办的布尔歇会议中心接待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从12点到13:15分,各国元首将同时在两个名为“塞纳河”与“卢瓦尔河”的全体会议室进行演讲。目前根据议程可以看到中美领导人将在12点到13点之间在“塞纳河”会议室先后发言。
随后,奥朗德和法比尤斯将招待各国元首进行工作午餐,在14:45分左右,将继续进行各国元首演讲。
不过与此同时,中美法印四国领导人将继续举行高层活动。首日,将中美印元首都安排在不同的主要活动亮相,体现了法国作为主办国的用心良苦。
据称,为了令印度体会到法国的盛情,在每位参会代表所领到的一本书上都印着法印双语的哲学语录。法比尤斯说,“有些国家必须要特别照顾,国家可都不是冰冷的怪兽。”
从16点开始,美国总统奥朗德和比尔盖茨将共同开启一项创新(清洁技术)任务,其中各国将承诺在到2020年,将其针对研发的投资增加一倍。
17点,法国和印度两国将共同推出太阳能联盟,届时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奥朗德将主持开幕。这个项目旨在为太阳能资源充分国家之间合作提供共享平台:其中包括巴西、秘鲁、埃塞俄比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荷兰、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和斐济。
18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共同主持碳定价小组活动,中美国家领导人将出席这一活动。这次活动将致力于鼓励世界各国领导人支持在国际范围内的碳定价。
到底要不要法律协议
伴随COP21临近,美国务卿克里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将长期遮掩的面纱撕去了。克里表示,巴黎COP21达成的协议,肯定不会像《京都议定书》中目标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这一表态在欧盟激起了强烈反弹。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巴黎COP21达成的协议应有法律约束力,否则就意味着无法促使相关国家履行承诺。
欧盟委员会方面也表达了相同观点。欧盟气候委员的发言人卡奈特(Miguel Arias Ca?ete)表示,“巴黎协议必须是在国际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的标题虽然尚未确定,但不会影响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形式。”
实际上,从退出《京都议定书》开始,美国就再未承诺过加入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定,而这一点,美国直到COP21召开的倒计时时间才再次公开点明。
美国抗拒“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的部分原因在于,如果该协议的名称为条约(Treaty),则此条约必须经过美国国会同意,而奥巴马政府担心在共和党主导的美国国会中,该条约将无法得到通过。
在北京接受采访时,顾山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没有法律约束力这种说法,只是美国人的诉求,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看谈判。
不过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法比尤斯的立场已经有所保留。法比尤斯表示,“这份协议需要法律约束力,这可不是说着玩玩。”他指出,这份协议可能会有一个双重性质,其中一些条款可以是具有法律约束的。在法比尤斯看来,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巴黎协议”(Paris ACCORD)是不是能被叫做“条约”,如果可以,这可能对于奥巴马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条约需要美国国会通过。
在上周记者参加的一次美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斯特恩召开的网络会议中,斯特恩详细解释了美国目前的立常
斯特恩表示,目前美国所青睐的是新西兰在1~2年前所提出的一份提议。其中,一份协议的许多部分都可以有法律效益,比如这份协议在有关透明度等方面,然而减排目标本身不应具有法律约束力。他表示,美国很确定,如果将减排目标也加上法律约束力,很多国家恐怕将倾向于上交较低的减排目标。
“这些年里,我不得不说,在私人空间和走廊里,我对这方面已经听到很多讨论了。”斯特恩表示,“我记得在2010年的坎昆,在一次午餐中,大概30个国家所作出的私人讨论,就切切实实是这样的看法。”
因此美方认为新西兰这种混合的方式考虑了正确的平衡,而美方对此比较满意。
目前欧盟对此还没有进一步的表态。此前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11月1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希望这次巴黎会议能够有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产生。这个协议应该是一个落实《公约》的、各国加强行动的协议。
从各种迹象来看,作为主办方,法国仍在尽力寻找大国之间的平衡。
法比尤斯表示,“如果达成一个最终会被中国或美国拒绝的协议,那将是毫无意义的。”
不过法比尤斯也尚未透支他所有的政治资本。“目前我还没有在口袋里放上一个草案。”法比尤斯说,不过如果我必须要开始采取主动了的话,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