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漫画
万鹏/制表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万鹏
本周,A股市场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周四,各大指数单边下跌,其中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整数关口,重新回到“1”时代。而此前一度坚挺的创业指数更是大跌3.31%,成为杀跌的主力。一时间,A股再度悲观氛围迅速弥漫,投资者信心急速降温。不料,周五股市行情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银行、地产、煤炭、券商等周期性个股集体大涨,上证指数一举收复前期失地,创出两周来的收盘新高。其中,沪市12只涨停个股中,有7只都是地产股,深市也有3只地产股以涨停报收。
行业遇冷PK政策转暖
最近一个多月来,房地产行业一直是舆论的焦点。先是春节前后多家银行收紧房贷,随即杭州部分楼盘打响了降价的第一枪。此后,南京和秦皇岛等城市楼盘也加入了降价促销的行列。
如果说,此前的降价促销还是中小型地产商个别行为的话,本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知名地产商旗下楼盘传出的降价打折消息,则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市场的悲观预期。而浙江房地产开发商兴润置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的消息,则再度引发了市场对房地产行业及其信贷违约风险的担忧。
不过,随着房地产市场急剧降温,政策面则是暖风频吹。3月19日晚间,两家地产公司中茵股份、天保基建发布公告称,其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通过了证监会审核。同时,外高桥A也公告称,已收到证监会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这标志着地产股融资在暂停14个月后正式重新开闸,也意味着管理层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际上,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地产调控的转向已有征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及房地产调控,相对于之前连续8年把房地产调控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来说,这对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利好。与政府工作报告避而不谈房地产调控形成呼应的是,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两会期间抛出了“双向调控”的新提法。
上周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提出,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计划从2012年的35.3%提高至45%(增加户籍城镇人口约1.6亿人),增速高于过去10年、也快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2.5%提高至60%)。另一方面,市场关注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则被进一步延后。
机构博弈地产股
面对处于风口浪尖的地产板块,各大券商的看法也出现显著的分歧。
中信证券就明确提出,房地产发展的拐点将在今年出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货币政策环境已经在去年下半年完成了趋势性转向,宽货币低利率的时代逐步终结,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基础已经改变。第二个原因是不动产登记局的成立,不动产登记一旦全面实施,则将对来路不明的房产、多套投资性的房产形成一定抛售压力。不动产登记将是房价拐点的事件性的催化剂。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灝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多次唱空楼市,他认为,人民币贬值将会是中国资产价格上涨的强大阻力,这些资产主要是房地产,而股票也将难以幸免。
而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分析师同样不少。申银万国证券就认为,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供需反转趋势的确立,有时房价会出现阶段性回调,但这并不是供需真正反转,而是受一些外部因素(限购、限贷、舆论情绪)影响而导致供需预期的短暂改变,使得供需双方观望。要判断房价是否到了拐点,首先应当判断现在的供需状况。目前全国的房地产供需比为119%,呈现供需相对均衡的状态。以此来看,中国房价未到崩盘时。
而中金公司更是坚定看好地产股的反弹。中金公司认为,地产股目前估值已经反应了房价的硬着陆预期。随着3月份成交量环比回升,A股再融资放开,地产股短期反弹空间可达30%至50%。
此外,以政策分析擅长的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在两会召开期间就提出,2014年房地产或许会成为经济下行期最大的对冲变量。在后续的报告中,徐彪进一步提出,结合种种信号,我们可以确定的说,2014年将成为地产调控松动的元年。并建议逐步关注地产股。
优先股利好银行股
在本周五的反弹中,银行股是紧随地产股之后的另一大做多主力。龙头股浦发银行以涨停报收,创出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涨幅都超过5%。银行股的大涨与优先股政策的颁布有着直接的关系。
周五,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明确了三类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其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分股;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数据显示,目前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共有8只银行股,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
对此,瑞银证券认为,目前上市银行市净率几乎都在1倍以下,无法通过发行普通股再融资,优先股的推出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中长期来看,发行优先股是否有利于普通股股东取决于发行利率和中长期净资产收益率(ROE)的相对水平,当发行利率低于ROE时更为有利。
申银万国证券更是提出,发行优先股是不利资本市场环境下蓝筹股市值管理的最佳工具。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财务及资本市场特征,选择合适的优先股产品组合,提供符合目标投资者风险偏好需求的产品,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和难度的目的。
中金公司也指出,优先股的推出将给市场带来积极的因素,将利好大盘股。特别是对金融企业来说,发行优先股将帮助银行降低核心一级充足率要求,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也有利于扩大券商的业务范围,并将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投资渠道,可以在足够长的期限内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此外,齐鲁证券研究员谢刚还明确提出,优先股的发行将令银行股的整体估值提高15%至20%。从资本缺口来看,农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将更加受益。从实际走势来看,上述个股大部分都成为昨日银行股的反弹先锋,涨幅位居同板块个股的前列。
密集增持提振信心
今年以来,A股市场延续了去年的结构性行情,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市值成长股表现坚挺,但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股则持续低迷,跌跌不休。这也给了产业资本低位增持的机会。
统计显示,在2014年1月1日至本周四的不到3个月时间里,共有3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了增持,总金额达到23.42亿元。其中,增持金额排名第一位的为星湖中宝,该公司大股东新湖集团于1月20日、1月31日和2月25日三次增持星湖中宝A股股票,总金额高达5.28亿元。排名二、三位的分别为中国石化和万科A,其中,中石化集团斥资2.17亿元,增持4656.60万股。而万科大股东华润本周也增持了2640万股万科A股。这还没有算上万科总经理郁亮将去年年薪700万元收入全部增持了公司股票。
如果把统计时间拉长到2013年1月,则两市共发生了263笔大股东增持的案例,总金额达到134.86亿元,这其中,大型央企成为其中绝对主力。数据显示,1年多来,汇金公司动用41.05亿元,连续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和新华保险。中石化集团4次增持中国石化,累计金额8.20亿元。中国建筑和中煤能源大股东的增持金额也分别高达7.02亿元和5.21亿元。此外,来自地产公司大股东的增持行为更是多达数十笔,涉及万科A、华侨城、荣盛发展、新湖中宝、首开股份、云南城投、栖霞建设等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上述增持虽然未触发股价的大幅反弹,但说明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已落入理性增持区间,安全边际凸显。
机构观点仍偏谨慎
尽管昨日股市出现大幅反弹,但机构对于下周走势的看法依然较为谨慎。
今日投资统计了8家券商对周五大盘上涨的看法:持骑墙观点的有6名,看空的有2名,看多者为0。分析师表示,近日市场环境处于多空因素交织的状态,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却是忧虑甚于乐观。其中利多市场的因素主要有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抓紧出台扩内需稳增长措施,以及房企再融资开闸等。而利空市场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民币大幅贬值和资金面状况趋紧,以及宏观经济下滑、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等。
一些咨询机构也持有较为谨慎的观点。如宁波海顺就认为,周五大盘表现强劲,但投资者不应忽视近期利空因素的存在,如新股发行(IPO)重启窗口临近、一季度经济下滑已成定局、信用违约风险的暴露以及人民币的持续贬值等,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
广州万隆也表示,当前地产股等再融资开闸,其他行业的再融资抽血也虎视眈眈,且IPO重启不可避免,市场供求失衡的关系并未改善,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也难以扭转,因此系统性的反转时机并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