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漫画
最近读书,有句总结干净利落:历史是多数人创造的,却会因为少数人而改变。
按这说法,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两个教授无疑站在少数人一列:约翰·开米尼和托马斯·库尔茨。虽然两位的名头不是十分响亮,但他们确确实实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历史。1964年,他们在学校的电脑上运行了世界上第一个BASIC代码,意思是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号指令代码,后来成为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入门知识。虽然近20年该语言已经逐渐被取代,但它却是数百万程序员最初的启蒙教程,通过它,第一批互联网精英(比尔·盖茨这代)开始打开一个新世界。
因为上周是BASIC诞生50周年纪念日,也因此点燃了程序员们的集体回忆,他们一边戏称这是“数字世界的猿人”,让人怀念起初中或高中的课堂作业;一边大呼世界变化太快,20年前懵懵懂懂敲代码的时候,谁能想到如今的网络和智能手机时代。一串小小的代码,其爆发的能量可能是历代技术革命的总和。怎解?因为从BASIC开始,人类看到了统一语言的力量。
要把全世界的人统一成一种语言,难度不亚于人类登陆太阳。就连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基督教经典都认为,很难。
西方的传说里,洪水之后,诺亚一家靠着方舟逃出生天,他们的子孙在大地上开花结果,因为同出一门,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他们于是想要建造一座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借此立名,避免彼此分离疏远。上帝发现了这个事情,一看不对呀:他们是同一个民族,用的又是一样的语言,如果这件事做成了,以后什么事做不成?于是就出了一个小小的计策,下去扰乱了诺亚一族的语言,他们再也听不懂对方的话,既然无法有效沟通,这座塔当然也没建起来。
这个故事非常古老,老得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的源头。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可惜碍于技术的落后,他们将与其他民族自由沟通的遗憾归结于超自然力量。放眼近现代,1888年,犹太人柴门霍夫创造了世界语,旨在消除国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令全世界各个种族肤色的人民都能在同一个人类大家庭里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共处。但一个世纪过去了,世界语的地位只能用尴尬来形容,只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语言是文化的基础,用一种语言代替所有语言,既不利于多元化,也难以打败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现实世界中不可行,互联网虚拟世界是人类创造的,统一语言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有人反驳,说现在计算机语言也不少,有C、C++、JAVA,刚刚过完50岁生日的BASIC,也算是早期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怎么就统一了?的确,但这些语言都是功能性的,是为了做某项工作而被发明出来。比如JAVA进行手机游戏开发更主流,C/C++更适合做底层开发,实际上很多程序都是由几种编程语言编写的,利用不同的语言能够扬长避短,提高效率。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能时而讲英语,时而飙日文,中间还夹着点葡萄牙语来提高效率么?窃以为,现在各种计算机语言,更类似于汉语中的“平上去入”四声,是一个体系能帮助计算机理解的小小区分。再说了,计算机的基础语言只有一种,不是1,就是0。所谓的高级语言,不过是让人能看懂且容易修改,要计算机乖乖听话,还需要一个编译器将其转换为一串串的0和1。
这可能是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最终原因,统一的语言有多可怕,那将是一座通天的塔,连上帝都害怕。